浅谈马克思注意哲学

浅谈马克思注意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构成。

辩证唯物主义由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构成。而辩证唯物论由物质观,意识观两大部分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由实践观,真理观,认识论三大部分构成;唯物辩证法由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及创新意识四大部分构成。

历史唯物主义,又称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主要由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两部分所构成。

那我们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开始。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这一部分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概念,什么是世界,世界是指我们所生活的宇宙骑,包括所有的时间,也包括所有的空间,其包括存在的事物,也包括不存在的事物,也包括可能存在的事物,总之就是所有和一切。世界是由两大部分所构成的,也就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的是人的意识。那么归根结底,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或者是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而辩证唯物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1.物质观: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的,那么什么是物质呢?物质变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并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而且客观实在不等同于客观存在。所以我们明显能看到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有一个重要的属性便是能被人所认识,所以它具有认识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物质不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但是物质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什么是运动呢?运动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相对的参照系位置发生了改变化。而另一个则是指物质的根本性质发生的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是绝对的,但是静止却是相对的,运动中包含了静止,静止中也包含了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当然运动也是有具体形态的包括了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思维运动还有社会运动。

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又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用静止的观点去看问题。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我们在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时,也要把握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我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基础。

当然了,运动也不是盲目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便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稳定的,必然的,固定的联系。世界万事万物都具有规律,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规律最根本的便是具有客观性,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正是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我们才要尊重规律呀。当然了,在规律面前,人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改造世界,去把握规律,利用规律。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们在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要去积极的利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绝对不能违背规律,盲动盲行。

2.意识观:辩证唯物论的第二大部分就是意识观了。我们之前说了,世界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而并不是客观的意识或者说规律;也不是人主观的意识,或者说思维。那么,唯物论的意识观有包括什么呢?

首先揭示了意识的来源,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生物都具有的刺激反应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当然我们说生物的刺激反应包括了第一刺激反应和第二次刺激反应。第一刺激反应称为叫无条件反射,第二刺激反应称为叫有条件反射,意识便是在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而一些高等生物都具有的心理活动则是意识产生的直接根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意识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当然,意识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劳动和社会交往有次序的意识的载体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丰富和提供了意识的内容。所以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是永远不会诞生的。

第二就是提供了意识的特点。意识包括目的性,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所为目的性是指人做事都是有目的的,完全无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只不过说人的目的不明确,不清晰,造成了蛮动蛮行。所谓自觉选择性,是指人的意识是有选择的,大部分情况都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情形。所谓能动性,是指人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更能去能动的改造世界。

第三便是我们要看到意识的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更能够去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意识对人的主观世界有巨大的调节作用。高昂的精神促使人们积极向上,低沉的精神刺激人们萎靡不振。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要积极发挥意识的正向作用,克服消极错误的意识。

最后呢,我们要看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具有着能动性,所以,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错误意识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意识。

那么上面便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内容啦!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这个世界,都在努力的理解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的认识从何而来呢?又怎么去追求那至高的真理呢?这里便是认识论要解决的问题。

1.实践观:认识论认为认识来自于实践,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那么,什么是实践呢?我们所称的实践指人类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物质性活动。所以实践具有目的性,即人有意识、有目的做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社会性,一定是处在社会关系中所做出的,单个人的实践存在,但脱离社会的实践不可能存在;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的规模形式是不一样的。实践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有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最基本的形式),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如革命,改革等),改造人主观世界的实践。

正因为实践具有目的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所以我们要注重身体力行,从实践出发。

那么实践与认识间有什么关系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的一切认识归根结底来自于实践,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我们认识的来源是实践,但认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促使认识不断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更好的认识工具,拓展和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在实践中,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且,实践的发展又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的认识不断得到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所以认识的正确性与否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所以我们说真理是实践出来的,而非辩出来的。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归根结底要为实践服务。

真理观:人的意识都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其也被称为认识。而其中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被称为真理性认识,即真理。而且我们知道,真理具有客观性,这是真理最为根本的属性。不管人们愿不愿意,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同时呢,真理又是有限性与无限性之统一。真理的有限性指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真理只能正确描述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的事物,所以人们永远无法一劳永逸得出宇宙万物终级规律的终级真理。但真理又具有无限性,因为人类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类又是无限延续的,人类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世界。

认识观: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么一个反复的过程,才能达到正确性的认识,即真理。

认识又具有上升性,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认识又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正由于认识的以下特点,我们要注重实践,从实践出发得出认识,并随实践检验完善认识,在实践中去发展我们的认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UP主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DMCA投诉/Report
学习区-社会人文

每日佳句 增加智慧

2022-11-5 1:01:46

专栏区-杂文学习区-社会人文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2023-2-24 23:19: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