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改革前俄语:Война́ и миръ,改革后俄语:Война и мир,罗马化:Voyná i mir, [vɐjˈna i ˈmʲir])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于1865年到1869年出版,讲述欧洲拿破仑时期的俄罗斯所发生的事。《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故事以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记叙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战役、博罗金诺战役、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原名 | Война и мир |
---|---|
作者 |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
类型 | 历史小说、战争小说 |
语言 | 俄文 |
作品主题 | 俄法战争 |
故事时代背景 | 19世纪 |
故事背景地 | 俄罗斯帝国 |
发行情况 | |
出版机构 | Russki Vestnik(series) |
出版日期 | 1865年-1869年(series) |
出版地 | ![]() |
媒介 | 印刷品(精装、平装)与电子版本 |
故事简介
《战争与和平》拥有许许多多真实的人物,如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不过小说也塑造了虚构的人物。人物在第一卷与第二卷依序进入故事情节当中。小说的故事主轴与历史背景关系十分密切,但重点主要放在三个贵族家庭:别祖霍夫(Bezukhovs)、保尔康斯基(Bolkonskys)以及罗斯托夫(Rostovs)在十九世纪初期于战争与生活中的体验。
《战争与和平》还有一点突破传统:虽然身为历史小说,理应由记叙文组成,但是托尔斯泰从第二卷起慢慢塞入了一些专题性的议论文,以讨论他对历史、战争、权力等的看法。尾声的第二部分甚至完全跳脱故事框架,一针见血地分析并道出了故事的主题。
当我们完全不了解一种行为(不论这是一种罪行还是一种善行,或是一种无所谓善恶的行为)的原因时,我们认为这种行为的自由成分最大。如果我们看到的是罪行,我们就急于想惩罚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善行,我们就赞赏它。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无所谓善恶的行为,我们就认为它最独特、最自由。但如果我们知道无数原因中的一个,我们就会看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我们就不会那么坚持惩罚罪行,不会那么赞赏善行,对貌似独特的行为也并不觉得那么自由。
人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幸福,幸福就在他本身,就在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而一切不幸福并不在于缺少什么,而在于过剩。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下载链接(Onedrive)
就因为链接里出现了S,M,和H几个字母,标签就匹配上SM,H了???